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
關於「冒牌者症候群 (Imposter Syndrome)」,我個人的理解是:覺得自己並沒有其他人口中說的那麼優秀,無法自在地接受稱讚,只專注於自己的錯誤,如果無法完美,就不敢行動,因此有嚴重拖延傾向。(如有專業人士覺得這個理解有偏誤,歡迎指教,但請勿筆戰。)
仔細想想,許多人、包括我自己,總會有某些時候被「冒牌者症候群」上身。
例如,去年我非常幸運地被推薦給位於台南科學園區的科技大廠,協助規劃執行員工的英語訓練課程,當下的心情其實很複雜。一方面非常開心,因為被推薦是種肯定與信任;另一方面,會開始擔心我是否能夠勝任這個任務,也因此求助於幾位講師前輩,尋求建議。除了為試教認真備課之外,也持續焦慮了好幾週。焦慮到去企業試教的當天,完全沒有食慾。後來呢?試教完,企業人資詢問何時可以簽約,安排課程,一切出乎我意料之外地順利。還好,我有及時擺脫「冒牌者症候群」,才能把握住這次難得的合作機會。
被「冒牌者症候群」綁架
回到學習英文,這20年來我遇見各式各樣的學員,有一種學員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他們很認真學習,卻總是沒有足夠的信心實踐課程中學習到的內容,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的英文能力還不夠好。覺得發音不夠好,所以怕開口說英文會被嘲笑;覺得文法不夠好,所以怕句子使用錯誤的時態;聽力不夠好,所以看著書本唸句子,才會有安全感。我很想問他們,那到底什麼時候才算「夠好」?
另外一種學員,進步非常快,他們的學習風格就是「做錯了再改就好」,然後會 laugh in the face of failure(對失敗一笑置之),調整學習策略,再接再厲。我有一位這種特質的學員,在英文程度不甚理想的情況下,僅僅憑著信心和勤勞練習提案簡報內容,幫公司出國順利拿到產品代理權。
你留意到了嗎?關鍵正是「信心」和「練習」。在許多關於學習的研究中,都指出學習如果要有明顯成果,學習者至少必須具備一種心態和一個習慣:一種心態是「相信自己做的到」,一個習慣是「重複有效的練習」。而被「冒牌者症候群」困擾的人,則會一直糾結於等到「身心處於完美狀態」才願意採取行動,遲遲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
放下「冒牌者症候群」,採取行動,你的人生就會出現新的可能。那該如何放下呢?Lewis 實際執行過三個做法,非常有效,也提供各位參考。
接受自己會犯錯的事實,因為它本來就是人生的正常部份。從學習中的錯誤中學習,就像玩遊戲一樣,打怪失敗,再換個方式破關就好啦!
不過度自我批評。沒錯!如果要持續進步,就該自我檢討,但是請記得保持客觀。客觀的自我檢討包含三個部份:值得鼓勵的部份、需要修正的部份、後續要採取的行動。
每次進步一點點,但不要求完美,因為完美不存在。暢銷書「原子習慣」提到,每天只要進步 1%,持續365天,累積起來也會有 37倍以上的成果。(如下圖)
如果英文能力對你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加分的利器,請相信自己一定能流利地用英文溝通,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一定有能力用英文面對工作上的挑戰,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是家長,希望孩子對英文產生興趣,就請多給他們學習上的成就感,也協助他們面對挫折感。英文考試分數很重要,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對於終身學習是更重要的關鍵。如果因爲考試,而讓孩子高中畢業後就不想接觸英文,在職場上會錯失更多機會,非常可惜。信心和熱情,是對抗「冒牌者症候群」的解藥,也是讓許多人能夠能力持續成長的燃料。(推薦閱讀:重新尋找學習英文的Sweet Spot)
願我們永保好奇心,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