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認識兩位語言學大師:Krashen & Swain
在破解補習迷思之前,先介紹兩位影響深遠的語言學家,他們的研究幫助許多人了解語言學習的關鍵——
- Stephen Krashen(史蒂芬·克拉申):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和教育學者,提出「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強調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而不是死背單字和文法。 - Merrill Swain(梅里爾·斯溫):
加拿大語言學家,提出「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指出光靠「輸入」不夠,學習者必須透過「說」和「寫」來內化語言,才能真正掌握外語。
這兩大理論推翻了傳統的「背誦式學習」,強調語言習得應該建立在「理解」和「使用」上,而不是一昧地記憶和考試。
「我們補習英文好多年,為什麼還是不會講?」
這是台灣學生常見的困惑,他們的英文學習歷程大概是這樣的:
- 小學補習,狂背單字和文法
- 國中刷題庫,衝刺考試
- 高中逼自己記 7000 單字,還要背作文範本
- 考完學測、指考,終於解脫…… 但上大學還是不會講英文!
- 背了 5000 個單字,遇到外國人卻只能說:「Sorry,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文法考試 90 分,但作文讀起來像 Google 翻譯
- 多益 800 分,聽力滿分,但實際對話時還是一直說「Excuse me?」
這時候,家長可能會說:「是不是補得不夠多?要不要加一堂課?」 但問題不是補習時數,而是學習方式!
透過這篇文章,Lewis(路老師)希望用科學理論,破解台灣補習文化的 3 大迷思,並提供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
迷思 1:「努力就會進步!」——錯!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只要努力,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但如果這是真的,為什麼補習這麼多年,還是有那麼多學生英文說不出口?
因為努力的方向錯了,再努力 10 年,也只是「原地踏步」。
科學證據:「可理解輸入」比死背更有效!
Krashen 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 告訴我們——
- 語言學習的關鍵,不是死背,而是「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
- 學生應該聆聽、閱讀「稍微超出自己程度,但還能理解」的英語內容,大腦才會自然地理解與學習
台灣的傳統學習方式
- 背單字、做文法題、死記作文範本
- 幾乎沒有「真實英語」的輸入
這就像你想學游泳,但老師只教你水的化學成分,但沒有提供讓你實際下水的體驗,學再久的時間還是不會游!
正確的學習方法
- 每天 30 分鐘輸入真實英語(輸入 = 閱讀 + 聆聽)!
- 選擇「稍微超出自己程度」的內容,如 YouTube、Podcast、簡單的英語文章
- 先理解大意,再查單字,不要死背!
- 讓語言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考試的工具」!
迷思 2:「補習班老師最專業,跟著老師學就好!」——錯!語言學習要「輸出」才能內化!
傳統的補習方式是這樣的:
- 老師講 2 小時,學生只聽、做筆記
- 老師寫板書,學生抄下來,然後背起來
- 作文課就是「改錯誤」,但沒有人教「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是 —— 學生沒有「輸出」的機會,這樣永遠無法內化語言!
科學證據:「輸出假說」告訴我們,光聽不說,學不會!
Swain 的「輸出假說」(Output Hypothesis) 告訴我們——
- 語言學習不只是「輸入」,更重要的是「輸出」(Output)
- 學生必須透過「說」和「寫」來內化語言
正確的學習方法
- 每天開口練習唸一些英文句子,不管流不流利!可以試著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持續練習 30 天之後,你會聽見自己的進步
- 用「跟讀法」(Shadowing)模仿母語者的發音和語調,提升口語流利度
- 和 AI 練習對話,創造輸出機會(輸出 = 寫作 + 口說)
- 參加讀書會或互動性較高的英語口說課程,讓自己有開口說話的環境
迷思 3:「補習 5 年沒進步?那一定是補得不夠多!」—— 錯!學了不複習,還是會忘光!
補習班的邏輯很簡單:「補了沒效?補更多!」 結果就是——
- 補 2 小時沒效,變成 4 小時
- 補習沒進步,換一間更貴的補習班
- 補了好幾年還是不會講英文,最後放棄:「孩子可能沒語言天分吧……」
但問題不是補習不夠,而是「學了沒複習」,結果大腦自動遺忘!
正確的學習方法
- 利用「間隔學習」提升記憶效果!至少每兩天就需要複習學習過的內容,才能夠讓我們想學習的內容進入「長期記憶」
- 用 Anki、Quizlet 這類 APP 工具,每天 10 分鐘複習舊單字
- 每天安排 10 分鐘練習口說,重複念出前一天學的句子
- 寫英文日記,練習用最近學到的新單字和文法表達生活經驗或個人觀點
結論:補習很多年沒進步,不是因為補得不夠,而是因為學習方式錯了!
與其問:「要不要再加補習?」更該問的其實是:
- 每天有接觸真實的英語嗎?
- 有沒有機會輸出(寫作 + 口說),而不是只是聽老師講?
- 你的學習方式,有符合語言學的理論嗎?
當學習方式對了,你不需要每天補習 2 小時,也能真正學會英文!
如果你對於學習英文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我會努力提供完整的回答。
我是你的職場英語教練,Lewis(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