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邏輯好,英文會更好?

中文邏輯好,英文會更好?

常常有學員反應,想用英文表達的時候,他們總是先在腦子裡想好中文,再試著翻譯成英文說出來,這樣一來一回,總是讓溝通過程顯得很不流暢。向我反應這件事,就是希望我能夠提供「不需要用中文思考,就能說出英文。」的方法。

有沒有這種神奇方法呢?對於英語學習經驗比較豐富的學員而言,「跟讀法」可以解決這個困擾,在未來的文章中,Lewis 會再詳加說明「跟讀法」實際練習方式。

然而,對於初學者,想要不用中文思考而說出英文,短期內是無法達成的,你仍然必須先想好中文,再用英文表達,因為初學者的大腦記憶中,儲存的英語詞彙仍然太少,依賴母語思考是必經的過程。

關鍵是,在開口說話之前,你的中文整理好了嗎?

為什麼先把中文整理好很重要?不論什麼語言,每個句子,都是描述一件事情;每件事情都一定有個主角,再搭配其他人事時地物之類的細節。而事件主角就是句子中的主詞。但是,因為對於自己的母語非常熟悉,我們說中文時常常省略掉主詞,溝通仍然可以進行,也就不自覺地形成慣性,而這個慣性,常常成為許多人學習英文的盲點,說出來的英文也很容易令人一頭霧水。

範例一

「今天很忙。」

很多人會不自覺說出 “Today is busy.” 這樣不合理的句子。

但其實 “I am busy today.” 才符合邏輯。

這句話乍看之下很好理解,其實完整的句子應該是「我今天很忙。」

因為「我」才是很忙的「主角」,「今天」只是表達時間。

範例二

「會議室裡裏有很多人。」

“The meeting room has many people.”

但其實主詞是「很多人」,會議室只是表達地點,並無法擁有很多人。

所以應該是「很多人在會議室。」

”Many people are in the meeting room.“

各位可以發現,我們平常使用母語養成的說話習慣,很大程度地影響思考方式,同時也影響第二外語的表達能力。如果中文邏輯清楚,英文表達就會更好,那該怎麼練習呢?

跟自己對話吧!

「自言自語」這個習慣,絕對很少人會在你面前執行,但卻是許多優秀學習者擁有的習慣。

事實上,許多研究發現,自言自語是兒童與成人間常見的正常行為。根據英國班戈爾大學(Bangor University)心理學家馬利貝發(Paloma Mari-Beffa)的說法,「自言自語是內心自我對話的一種延伸,幼兒的行為控制與語言能力是同時發展的,而幼兒自言自語的行為有可能一直持續到成年。」

簡單來說,自言自語有三個主要優點:

  1. 提升認知能力。
  2. 增加自信心。
  3. 促進記憶力

所以,平常用中文思考時,可以試著自言自語,多思考一下,我們要表達的這個情況真正的主角是什麼。轉換成英文時,主角放在句子的開頭就對了。

另外,也可以多閱讀簡單的英文句子,因爲簡單的句子結構較容易觀察,主詞的位置很明顯幾乎都是在句子的開頭。當你開始熟悉的簡單的英文句子結構時,表達方式也會開始逐漸調整。

常常聽到許多家長,很心急地讓孩子提早學習英語,就怕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腳步。其實,先培養母語的表達邏輯,再進一步學習外語,才是更理想的順序。如果沒有表達邏輯的能力,一昧地學習外語,只是學會了「朗讀」,成為了模仿另一種語言聲音的九官鳥,卻不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想法。

對於職場人士,不論中英文,表達邏輯清楚更是一項必備能力。所以,Lewis建議各位朋友,在花心力學習英文之前,先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練習中文的表達能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